肥東縣委編辦聚焦縣域民生事業發展,鞏固提升機構改革成果,將編制資源用到民生急需上,持續優化調整教育、衛生健康等重點民生領域機構編制資源配置,久久為功常抓不懈,著力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
從衛生健康領域看,多措并舉織密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系統性加強衛生健康領域工作。一是落實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要求。在縣衛健委加掛縣疾病預防控制局牌子,順應健康發展新趨勢,積極應對健康發展新需求。整合組建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加掛縣衛生監督所牌子,創新醫防協同機制,不斷提升早期監測預警能力、快速檢測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二是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全面推動公立醫院周轉池制度建設。報經省市機構編制部門批準,建立縣中醫醫院周轉池制度,同步核增縣中醫醫院事業編制,為醫療醫技專業人才“引育留用”、壯大人才隊伍、優化專業結構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充實基層衛生力量穩定醫護人員隊伍。高效推進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順利完成大學生鄉村醫生入編并實行實名制管理。四是適時調整鄉鎮衛生院事業編制,盤活用好存量編制。
從教育領域上看,持續優化教育領域機構編制資源配置,破解編制資源階段性配置不均衡等問題,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助力賦能人民滿意教育。一是鞏固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達標成果,高效落實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年度動態調整工作,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會同縣教體局根據中小學在校生、教職工編制和實有人員等相關變化情況,扎實做好數據推算、數據復核和數據備案工作。二是全面落實“雙減”工作要求,在縣教體局設立內設科室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科,負責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三是賦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在縣教體局設立學前教育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制定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標準和工作基本要求,指導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優化縣實驗幼兒園等公立幼兒園以及部分學校職能,延伸工作范圍增加安心托幼等工作,努力找準民生領域堵點難點,讓群眾實際需求與教育服務供給有效的匹配起來。四是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和品牌力量,整體性推進高水平合作辦學。(吳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