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技術改造升級,促進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
——摘自“十五五”規劃建議
只需預設參數、一鍵啟動,大型中藥材提取設備便平穩運轉,精準完成投料、提取、濃縮等一系列工序……近日,在位于亳州譙城經開區的安徽協和成制藥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內,伴隨低鳴運轉的設備聲,工作人員張順順密切監控提取罐的溫度、壓力與藥液狀態等,隨時準備上報異常參數,為持續優化系統提供數據支撐。
“過去中藥生產各環節相互獨立,物料流轉繁瑣?,F在通過搭建智能集中控制系統,我們徹底打通信息壁壘,實現生產參數的實時共享,不僅精簡了人工流程,更推動了生產過程的提質增效和節能降耗。”公司副總經理周頌東告訴記者。
協和成藥業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先后獲得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2023年5月,該公司啟動中成藥及配方顆粒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建設,以數智改造為核心驅動力,全面推進產業升級。今年8月,新建成的智能車間正式投產。
“從原料出倉到投料、煎煮,過去每個環節都依賴人工。如今,智能化生產設備與調控系統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加工,并完成數據的實時采集、處理與分析。”周頌東表示。與傳統模式相比,其運營成本下降25%、生產效率提升4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資源綜合利用率提高30%、全員勞動生產率躍升50%,有效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生產效率和產品市場競爭力。
在中央控制室的巨幅顯示屏上,多條生產線的溫度、壓力、液位等關鍵參數一目了然。“對提取車間來說,智能調控系統會實時反饋設備運行狀態、提取罐內物料狀態及閥門開關等情況。”控制室負責人佘濤解釋,“所有設備狀態在系統中均有可視化呈現——亮色代表開啟,灰色表示關閉,一旦異常,對應點位便會閃爍報警。”
“通過自動化控制,各生產單元銜接更為流暢,設備啟停更加精準。在能源利用方面,單位產值能耗較人工操作時期下降11%,真正實現了節能降耗與提質增效。”周頌東介紹。從“人工把控”到“數智賦能”,企業正以“AI+人力”的創新模式,不斷健全生產場景模式,突破傳統中醫藥生產的效率瓶頸。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推動技術改造升級,促進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未來,政府給方向、給支持,企業敢投入、敢創新,這樣的雙向發力,一定能把中醫藥產業智能化轉型的規劃圖變成實景圖,讓古老的中醫藥生產在數字浪潮中煥發新活力。”周頌東說。
中醫藥是亳州最具辨識度的金字招牌。“十四五”期間,亳州市立足資源稟賦,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賦能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全市規上藥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數字化轉型全面啟動,構建行之有效的行業標準、質量追溯、誠信體系。
“未來5年,亳州將深入推進中醫藥標準化與國際化,全力建設中醫藥海外文化和產業中心,推動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各領域全面協調發展,‘世界中醫藥之都’初具國際影響力。”亳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任雷)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