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徽廣鑫軸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廣鑫軸承”)的生產車間,一場工業交響樂正鏗鏘奏鳴。機械臂律動揮舞,工人如指揮家精準引領,每7.5秒便有一顆軸承“音符”躍下產線。22條產線齊聲合奏,終年不歇,譜寫出半年產值5000萬元的輝煌樂章。
在靈璧,廣鑫軸承的工業交響樂并非“一曲獨奏”。靈璧現有軸承及其配套企業76家,其中規上企業39家,生產總值從2023年的23億,發展至2024年的41億,再到2025年即將突破60億實現三連躍升。“小軸承”在靈璧大有所為。

廣鑫軸承自動化產線。人民網 丁紀攝
軸承,又被稱作工業的“關節”,一切需要轉動的設備都需要它來幫忙。同時,它也是靈璧縣發展的指針從農業大縣“轉動”至工業大縣重要樞紐。
軸承,何以在靈璧“計時生長”?
時針·穩根基
在全國軸承產業的版圖上,山東聊城、河南洛陽與浙江慈溪三大重鎮構成了關鍵支點。位于其輻射交匯處的安徽靈璧,憑借這一得天獨厚的樞紐位置,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其中的關鍵,就在“人”這個要素上。曾經靈璧向外輸送的務工群體形成龐大的熟練技工團隊,使其產業決策一經落地,便憑借與生俱來的技術優勢,占據了高起點,奠定了穩步發展的堅實基礎。
靈璧深諳此道,并以兩大舉措進一步精準布局:先是成立軸承研發服務中心,攜手合肥工業大學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隨后設立宿州學院—靈璧軸承產業園博士工作站,從而在軸承產業人才梯隊建設上,形成了從基礎技工到高端研發的完整閉環。
今日之靈璧,已構建起一個覆蓋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檢測,貫穿研發、設計、認證全環節的軸承產業生態圈。
9月12日至14日,靈璧軸承在第46屆無錫太湖智博會上驚艷亮相。多家企業攜前沿產品登場,覆蓋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低空經濟等多維領域,彰顯了其切入未來賽道的硬核實力。

靈璧軸承。人民網 丁紀攝
分針·轉動能
從1到79,后者居上的靈璧只走過了7年。一個個零散的軸承企業何以形成龐大的軸承產業鏈,工業互聯網是其中那個最為關鍵的“粘合劑”。
2024年,安徽眾軸聯軸承制造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柏軍在靈璧創建了賽和軸承網,這是一個專業的軸承全球化大型門戶網站,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軸承信息平臺、交易平臺于一體的垂直營銷平臺。
張柏軍說:“我們愿景是讓軸承生意變得更簡單。”
打開網站,采購、現貨、供應、特價等信息一目了然。作為采購商,只需要在網站中輸入查詢所需的型號、數量、價格,就能找到心儀的產品,并與生產廠家達成聯系。
賽和軸承網的建立,不僅是銷售渠道的轉變,更是對傳統軸承行業商業邏輯的一次重構。過去依賴“跑展會、找客戶”的傳統模式,正被“一鍵觸達、全球響應”的平臺新范式所替代。
更重要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靈璧軸承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能見度和議價能力,從而能更專注于產品研發與品質提升。這個平臺不僅僅是連接買賣雙方,更是凝聚了整個產業鏈條,為靈璧軸承從“有”到“強”的下一程飛躍,注入了決定性力量。

張柏軍介紹賽和軸承網。人民網 丁紀攝
秒針·提速效
軸承“轉”多快,看的就是政府這雙“大手”推多遠。
為了拉動靈璧軸承這趟列車“跑起來”,靈璧縣委縣政府先后制定并實施《靈璧縣加快軸承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加快靈璧縣軸承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一攬子”政策措施促進產業發展。
如今,靈璧縣軸承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已獲“官方認證”:2024年先后入選安徽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和安徽省縣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產業生產總值一路高歌,完成了一場漂亮的“三級跳”。
產業建設之初,靈璧曾經做出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基地”的戰略謀劃:第一步,引進軸承及配套企業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00億;第二步,軸承企業生產總值達到100億;第三步,軸承產業工業增加值達100億。目前,軸承及配套企業設計生產能力已超100億。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回看這一目標,靈璧軸承已然朝著第二個“百億”目標——生產總值達100億元發起沖鋒的號角。新篇伊始,靈璧為軸承企業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2025年8月4日,《靈璧縣2025年支持軸承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為“新《措施》”)正式發布。相較以往的政策而言,新《措施》著力聚焦產業數實融合、轉型升級,而廣鑫軸承就是那個“吃螃蟹的人”,其今年獲批安徽省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
“自動化讓合格率監測實現了從抽檢到實時的跨越。”廣鑫軸承總經理王清超表示,“過去每小時抽檢一次,無法及時發現隱患,而現在問題能第一時間被發現并解決。”
更好的消息傳來,由靈璧縣投資超25億元的軸承供應鏈基地即將建成。
靈璧縣經開區分管負責人孫劍妮指出,該供應鏈基地的核心功能是成為一個“整合平臺”。“我們以此匯聚全縣產能,以‘靈璧軸承’作為統一名片去開拓市場,”她解釋道,“政府負責前端拿訂單,企業則專注后端的生產與研發。這種專業化分工,是產業走向高級形態的必然路徑。”
信息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