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播好馬克思主義,不能照本宣科、尋章摘句,要大眾化、通俗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話語闡釋馬克思主義。由重慶市委宣傳部主辦、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承辦、重慶衛視創新推出的大型理論傳播電視節目——《思想的力量》自播出以來,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和廣泛討論,成為地方探索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傳播的精品力作。該節目以“兩個結合”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在規律為內核,以全國各地的具體實踐為載體,以“學理化闡釋、普及化傳播、通俗化表達”為路徑,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譜寫出與時俱進的“思想新讀本”,打造出深入淺出的“鮮活思政課”,樹立了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傳播新范式。
打造“短、實、新”話語轉化的新模式,譜寫“思想新讀本”
注重“說短話”,打造輕松暢快的思想讀本。《思想的力量》力求理論宣講凝練簡潔,在《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之《全面育人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的節目中,專家從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講到人的自由發展;從教育的重要性,講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教育發展方略;從教育對個人的影響,延伸至對國家的支撐,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用簡短而精彩的開篇演講奠定了節目的理論基調、提升了內容的學理含量。實現網絡傳播短小精悍。《思想的力量》第二季和第三季充分考慮了短視頻傳播需求,在結構設計和傳播方式上積極創新,將短視頻創作思維融入節目策劃和腳本生成階段,讓節目的內容體量獨立成篇,創作出一批“短而精”“快而新”的短視頻,推動了節目的二次傳播,提高了節目的傳播效果。
堅持“說實話”,譜寫貼近現實的理論篇章。《思想的力量》將基層實踐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搬上舞臺,用帶著泥土芬芳、冒著情感熱氣的真實故事,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深化了觀眾的思想認同。同時,《思想的力量》點評專家緊扣當期案例,結合自身實際,對案例進行深入淺出、精準有效的闡釋與點評,讓觀眾在無形中感悟思想偉力、接受理論滋養。
力求“說新話”,激活理論鮮活性。首先,《思想的力量》內容新穎。《思想的力量》針對群眾提出的新問題、新關切,將當前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形成的新局面搬上熒幕,為觀眾打開了創新理論的“活場景”,創造了理論學習的新體驗。比如,在《共建共治共享一個家》中,節目借用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的華麗轉身,向觀眾介紹和展示了“141”基層智治體系的強大功能,回應了群眾疑問,揭示了重慶基層智治密碼。其次,《思想的力量》表達新潮。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節目特別開辟了《我眼里的中國》版塊,讓外國友人現身說法,分享中國的開放政策、實踐成果。他們用前衛新穎的語言,生動展示了中國的開放姿態,真實再現了中國的生活圖景,將中國改革發展中的關鍵議題講得靈動鮮活、有血有肉。《思想的力量》的新表達讓觀眾不僅“能懂”,更“愛看”,讓黨的創新理論不僅能夠“飛入”,更能“深入”。
實現學術語言與大眾話語的新融合,打造“鮮活思政課”
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思想的力量》在案例選擇上貼近群眾生活,回應社會關切。用九宮格火鍋妙喻解構社會治理智慧,用拳擊比賽演繹破解城市韌性密碼,將“數字孿生”“空間魔方”“大綜合一體化”等群眾感興趣、有疑問、想了解的案例搬上舞臺,讓觀眾在輕松暢快的氛圍中領會鮮活思想,在生動鮮活的講述中感受偉大變革,使黨的創新理論真正為人民所喜愛、所掌握。在語言表達上站穩群眾立場,使用通俗鮮活的大眾話語,將地方俗語,尤其是重慶方言融入案例講述,用通俗生動的大眾話語轉化學術語言,使節目呈現出濃郁的煙火氣息,既保持了理論思想的“鮮活本味”,又增添了“鮮活趣味”,將黨的創新理論講得通俗易懂,有效提升了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效果。
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節目按照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的要求進行策劃,既梳理了黨的創新理論形成的歷史脈絡,也呈現出黨的創新理論的邏輯機理,構建起節目的完整敘事邏輯。《思想的力量》以主旨演講、案例展示、理論點評為呈現形式,用生動嚴謹的學術語言闡釋了黨的創新理論。比如,以“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作為總開篇,專家從“時代化的新判斷”“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新論斷”“‘兩個結合’的新闡釋”“黨的創新理論的新概括”“‘六個必須堅持’的新提煉”等五個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新境界”“新”在何處,通過案例分享、觀眾提問、專家點評的互動方式,呈現出黨的創新理論的深邃思想。
探尋解決實際問題與思想問題的新路徑,構建“觀點輿論場”
擴展視野寬度,構建多跨融合的交流平臺。《思想的力量》開播以來,邀請的分享嘉賓有教師、警察、工程師,更有基層干部,他們以第一人稱口述的方式,多維度、多視角呈現各行各業火熱的創新實踐,搭建出一個跨地域、跨領域的交流平臺。同時,節目也將鏡頭轉向更加廣闊的領域,開辟了《我眼里的中國》版塊,邀請外國友人暢談他們心中的中國,構造出一個跨語言、跨國界的交流平臺。從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聊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從民生問題聊到入境免簽,從“十五分鐘生活圈”聊到高水平對外開放,建立了求同存異、精彩紛呈的交流平臺。
傳遞情感溫度,營造真情流露的溝通氛圍。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不應只是單純的理論灌輸,更應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節目開播三季以來,各位分享嘉賓用社保卡托起的民生幸福、漢豐湖畔蕩漾的治理智慧、過境免簽掀起的交流熱潮,梳理新時代民生事業的發展成果、展示城市綜合治理的具體成效、直擊當前改革發展的關鍵議題,展開一幅幅真切動人的改革畫卷。節目始終堅持傳遞情感溫度,將理、情、事、實結合起來,實現了理論宣講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情。
提高各方參與度,打通平等對話的互動渠道。《思想的力量》建立了面向全國的“四庫”資源整合機制。既整合學界資源,又匯集業界力量。節目邀請本地專家學者,組成幕后專家策劃團隊。邀請全國理論專家走進演播室,對黨的創新理論進行現場評述。同時,根據節目的不同主題,創建了覆蓋全國的實踐案例資源庫和優質分享人資源庫,打通了學界與業界之間的對話通道。《思想的力量》創新引入了“思想的力量”觀察實踐團IP,以“節目專家+網絡達人+青年學子”探訪的方式,走進案例當地進行實地調研、親身體驗、深度訪談,挖掘在基層實踐中涌動的生動案例和成功經驗,以青年人獨特的視角,闡述理論與實踐的新角度,產出一系列優質原創短視頻。同時,《思想的力量》開辟短視頻傳播陣地,搭建理論專家與青年學生的對話平臺,優化了各方參與、上下聯動的互動交流渠道。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就要始終站在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的高度,以通俗化表達解碼思想偉力,以時代化敘事激活理論基因,以大眾化傳播推進理論深入人心。《思想的力量》將策劃推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系列特別節目,深入解讀“十五五”規劃作為國家發展戰略部署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共同富裕重要指引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落實“十五五”良好開局營造濃厚思想輿論氛圍。〔執筆人:重慶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長(副院長)劉曉吾、重慶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教授方旭〕
信息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