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面對持續陰雨天氣給我省產糧區帶來的不利影響,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有效應對氣象風險,強化烘干、收儲等環節高效銜接。我省眾多涉農企業也主動履行社會責任,靠前服務、全力配合,做好糧食全鏈條減損,為確保秋糧應收盡收、安全歸倉發揮了重要作用。
連日來,安徽農墾的各地農場爭分奪秒地開展秋糧搶收,與雨賽跑、與天爭時,及時收儲、烘干秋糧,守護豐收成果。位于懷遠縣的龍亢農場組織了120臺套履帶式收割機開展搶收工作,截至目前,農場的高粱、玉米、大豆等已成熟作物全部收割完成。
搶烘同樣關鍵,收割上來的濕糧如果不能及時烘干,極易發生霉變。位于明光市的潘村湖農場糧食烘干中心引進了低溫循環式烘干機組,通過智能系統精準控制溫濕度,既防止糧食因過度烘干導致品質下降,也避免霉變發生。潘村湖農場糧食收儲中心負責人方厚志打了個比方:“糧食也怕‘感冒’,我們這套系統就像給糧食開了空調,慢慢烘、均勻烘,既不會‘烤焦’,也不會‘受涼’。”目前,潘村湖農場已烘干秋糧約3600噸。
“幸好及時烘干,不然我這一季的辛苦就泡湯了!”近日,在六安市金安區木廠鎮,當地種糧大戶陳文海在收獲了100多噸濕糧后,立即對接了六安輝隆農服中心的烘干點進行處理,避免了糧食霉變損失。
作為我省供銷系統的涉農龍頭企業,輝隆股份堅持“搶”字當頭,依托在全省布局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網絡和輝隆智慧農業“徽農服”平臺,積極幫助各地農戶調度農機需求,集中力量優先搶收成熟度高、地勢低洼區域的糧食作物,全力追趕收割進度。
“輝隆在我省的7家配備糧食烘干設備的農服中心全部開啟,采取‘即收即烘’服務模式,確保運送來的濕糧無需等待、隨到隨處理。”輝隆股份有關負責人介紹,所有烘干設備24小時滿負荷運轉,工作人員實行三班倒制度,保證糧食含水率達標。此外,輝隆股份還面向種糧大戶和合作社推出了預約烘干、優惠電價等惠農措施,有效避免了集中送糧導致的排隊擁堵,降低農戶的烘干成本。
入秋后連續陰雨天氣打亂了秋收節奏,不少種糧大戶在搶收中面臨著資金周轉困難等壓力。近日,位于宿州的褚蘭杜文科種植家庭農場的玉米就因降雨導致收割滯后,加上新訂購農機因資金周轉問題無法到位,一度陷入經營困境。
安徽農擔公司在宿州走訪時了解到杜文科家庭農場面臨資金壓力,隨即協同合作銀行迅速行動,從需求對接、材料審核到貸款發放,全程開啟“綠色通道”。僅用兩天時間,30萬元“農機擔”貸款便順利到賬,確保了地里待收的玉米能夠及時搶收。安徽農擔有關負責人表示,安徽農擔將在農機采購、潮糧烘干、倉儲收儲等關鍵環節,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切實滿足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需求,全力服務秋收秋種。
農業保險的及時介入也為農戶吃下“定心丸”。國元保險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構建“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的應對體系。國元農險緊急調配1.4萬人次查勘人員奔赴一線,同時加大智能查勘設備投入,通過簡化理賠手續、開通“綠色通道”,啟動“快賠+預賠”機制,對符合條件的案件堅持“應賠盡賠、快速理賠”,確保農戶盡快得到應有賠付。此外,對于損失面較重、受災面積較大等情形,運用遙感技術開展災情回溯和損失評估,進一步提升定損理賠的精準性與時效性,確保每一筆賠款都能及時落到農戶手中。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10月21日15時,全省已收秋糧面積超5100萬畝,收獲進度近八成。其中,已收一季稻超2200萬畝,進度超七成;玉米近1800萬畝,進入收獲尾聲;大豆超860萬畝,進度超九成。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